所謂成功,就是用正確的方式去做正確的事。(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核心宗旨之一)
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關注的各種能力,其實都是關於解答題的。無論是勤奮或是努力,其實都是你做完選擇之後的事。
選擇對的題目,或是說,選擇正確的方式,才是做好解答題的大前提。
為什麼那麼多解答題高手做不對選擇題呢?
因為他們沒有養成正確有效的價值觀。
所謂價值觀,最通俗的定義是:
知道什麼好、什麼更好、什麼最好。
如果把我們的大腦類比成作業系統,那麼這個作業系統有兩個核心功能:
- 概念
- 價值觀
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其實很簡單:
- 看他的作業系統裡有多少必要、正確、清晰的概念
- 看他的作業系統裡面那些必要、正確、清晰的概念之間,有多少必要、正確、清晰的關聯
以此定義來看,聰明絕對不是遺傳,而是後天自我學習鍛鍊的成果。
於是,選擇並不難。
所謂的選擇,只是價值觀確立之後自然而然的結果。
更深入的結論是:
價值觀決定命運
以偏概全的可怕:
- 我發現一個需求需要被滿足但尚未被滿足
- 我自己就有很強烈的這個需求
- 我問了身邊的人,他們也都說有這個需求
- 市場上沒有滿足這個需求的產品
- 如果我做出來,那麼我就是第一個做出來的,那麼就會很有優勢、很有前景….
以上幾點連著看似乎都是正確的,但是每個條件都存在著邏輯上的問題:
- 我有一個強烈的需求 不等於 這個世界有這樣強烈的需求
- 你身邊的朋友樣本數不足,或者他們可能只想說好話,或是嘴巴上說好,但跟願意付費是天差地遠的事
- 市場上沒有滿足這個需求的產品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產品曾經出現過,但市場不支持而最後消失了
總結一下:
選擇決定命運,決定選擇的是價值觀。於是,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。價值觀養成過程中,最應該小心迴避的陷阱只有一個:以偏概全。
思考與行動:
價值觀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,這一篇文章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,但至少是個起點:
- 覆盤評估我過去的某個重要選擇
- 看看哪些價值觀影響了當時的選擇
- 若是某個價值觀是錯誤的,那麼選擇根據(價值觀)是因為哪方面你”以偏概全”了呢?
心得:
最近正在做職涯上的轉換,看了這篇文章,重新提醒自己選擇的重要,需要注意自己的邏輯推演是否有漏洞。排除就業上的不可行性(例如無法承受北京的空氣….)後,選擇產業比選擇公司重要。就像小米雷軍講的:
站在風口上,連豬都會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