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法1:坐享 (打坐、冥想)
在Tim Ferriss Show裡面訪問的來賓,大概9成都說每天早上都會Meditation個10分鐘,個人推薦Calm這個App。事實上,這是鍛鍊注意力的最佳方式。因為你在打坐時一定會走神,這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注意力慢慢拉回來。
其實是控制你的思維。當我們在情緒失控或面對外界環境變化時,可以利用把注意力拉回來的這個技巧,讓自己冷靜下來,好好思考原因跟解決方法,不致慌了手腳。有一句話我很喜歡:
處理事情之前,先處理心情。
在心情狀況不佳下,其實是什麼事也做不好的。
方法2:興趣 (找尋能讓自己進入心流Flow的事)
注意,是主動全神貫注地做,不是看影集、看小說、玩遊戲那種被動進入心流的狀態。
例如彈奏吉他,持續的刻意練習某一首歌曲,最好可以用電腦錄音下來反覆聽,在自以爲熟練該曲之後,再加上一點變化,哪怕是0.1秒的延音、顫音,或是不用按的改用滑的到某一琴格。都會讓歌曲感覺有所不同。
大概10年前,當時年輕自己就拿著電吉他錄錄音,創作了一首歌。這首歌大概是7 8個段落組合起來的吧。很妙的是,有些當下即興彈出來的段落,後來再怎麼刻意去模仿,都很難再重現了。以下便是當時錄音檔,現在聽還是頗有味道的:
錄這次音我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就是,音符絕對不能準的合在鼓點上,要有時要刻意慢一點點出拍子(例如solo到高潮時),或早一點點進拍子(進副歌時),聽起來才會自然,不然會覺得哪裡怪怪的說不出來。
當吉他手遇見禪這本書,也是那時我很喜歡的一本,裡面說的就是忘掉指法、忘掉理論,盡量不要使用大腦,加上不斷的練習,用你肌肉的記憶去彈奏。彈到入神是說吉他手進入人跟吉他合為一體的狀態,不需要去想下一個音該怎麼彈,就這麼很自然的表演出來。Jimi Hendrix的現場就是他形容得這樣:音符就像是從他手指噴出來的感覺。
方法3:反思 (每天花10分鐘,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考和結果)
需要刻意練習,一開始反思一定是坑坑巴巴,想半小時也想不出什麼鬼東西,但是慢慢養成了習慣之後,將思考的脈絡寫下來,就會一點一滴的進步。
思考與行動:
- 反思一下最近一次的情緒失控,仔細想想失控的根源是什麼?如何才能徹底解決問題,進而下一次不會為了這樣的事情失控?
在高度情緒張力狀態下,先緩一點說話。
- 如果你有孩子,你應該如何從現在開始刻意訓練孩子的元認知能力?
在我向小孩學到的幾件事當中,我發現到他們其實天生有著進入心流的能力,可以玩一個東西玩上好幾十分鐘。這是我們大人做不到的。而我能刻意培養的是,不要因為大人自己安排時間上的方便,而去打斷他長時間的專注。
- 如果你有另一半,那你應該如何與對方共同刻意訓練元認知能力?
- 通過觀察、閱讀、思考,研究一下元認知能力在社交活動中的作用,哪些方面格外重要?
- 如何才能把思考未來,自省反思徹底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,就好像刷牙那樣,不做不行的事?